查看原文
其他

学而第一 第六章

论语共学小组 经典与评论 2022-09-06

学而第一 第六章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张启震

论语在讨论了儒家的政治主张后, 再一次回到的了关于 "学"的问题上来. 但这一次, 孔子没有强调 "学"的重要性, 反而说 "行有余力, 则学文"

此处 "学文""文", 也就是"文质彬彬" 的文. "质" 是内容, "文" 是对于内容的装饰. 对内容的装饰是从内容中派生出来的, 因此 "有余力则学文" 是理所当然的事. 因此可见, 行在这里, 是文的内容.

那以 "行" 在这里包含些什么呢?  "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孝弟" 这是第二章所讲的 "务本" 的内容, "谨而信" "敬事而信" "忠信" 都是在讲由直而发挥真我, "爱众", "亲仁" 是突破私人的人伦而走现公共生活. 以人伦的细节为本, 由忠信将真我发挥出来, 在公共生活中进行实践, 这是儒家提出君子应该从事的事务, 在这个基础上, 则 "学文" : 学习那些为行为装饰的诗书礼乐的文化知识.

只有以具有具体细节的事务, 文化才能具是   "真" 的性质.

Stella

弟子: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年幼之人(弟对兄言,子对父言);二是指学生。这里取第一个意思。:寡言少语称之为谨。:同泛,广泛的意思。: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在外学习,要尊重长辈,话别太多,做事守信,尽量对身边的人都好,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些都做了还有余力,就学学经典。

这次的主语是 弟子,我简单的翻译成了孩子,大致是写给年纪在没做父母之前的人的基本教养指导。这句的形式感很强,在家,在外要怎么样;说话上要慎,爱人上要汎,但是交友也不是泛泛的交;实践指导完,又回到学上。提到学就必定会提实践,提了实践最后又提到学。但是依然可以看出来这里面有一个顺序,就是“行有余力“再学文。

这里我比较想展开讲讲的是, “汎爱众,而亲仁”。日常交往让我得出一个感受就是近看之下,没有人是不可被理解的,哪怕是对别人产生了伤害,换个视角总是能找到合理性。这说明了哪怕是对立依然可以同时存在合理性。而不同的视角也构成了现在各种不同的文化问题。但是孔子这里说了,爱人不分对象,但是择友还是要有原则。我觉得这话说的相当实在或者说诚实了,视角、观点、品味、文化这些到底是不是有深刻之分,优劣之分,对所有人好,但是跟有一部分人亲近,还是在说说回到自己,还要加以分辨,因为确实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

ZTUUUUUUU

【注】

“弟子”:学生/年纪幼小的人;“入”“出”:一说,以“亲疏”为准:“父亲,故云入;兄疏,故云出”/另一说,古时父子不同住,“出”出门求学,“就傅居小学、大学时”“谨”“行之有常也”“信”“言之有实也”“泛”“广也”/“宽博”“众”“多也”“亲”“近也”“仁”“仁者”/“众中之贤者也”“余力”“暇日”“文”“先王遗文,五经、六籍是也”

【译】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庭之内要孝顺父母,在家庭之外要尊敬师长,谨慎守信,要广爱众人且亲近有仁德之人。如果还有余力,那么就要学习一些文献知识。

【记】

《学而》第二章有子道出了孝悌的重要性、《学而》第四章曾子道出了“谋而忠”“交而信”的重要性,此篇似乎在用孔子的表述来进行比较。

1、好的“弟子”在古代的语境下当然是“善事父母以尽其孝”“善事兄长以尽其弟”,所以张居正在作解时将其限缩在家庭和宗族乡党之间。在当下呢,则可以更多的强调晚辈对长辈必要的尊敬和孝顺。

2、“谨而信”分别对应“行事”“言谈”,曾子说为人谋要“忠”,要尽心尽力,孔子说行事要“有常”“谨”“忠”之上,还应多一分“慎”,做到“慎始慎终”

3、“泛爱众”,当然,其中的“众人”是与“家人”对应,指代寻常众人,对于自己并未有血缘、地域关联的人做到“泛爱之”。“博爱”本身的确是一个高远的追求,更不用说在这个很多人把“自己快乐就好了”当成行事纲领的时代了,但是我并不完全认同孔夫子所言的“博爱”,我觉得“博爱”是否应当变成一种追求是需要有一种紧迫性做支撑的。一方面,如果要求对于亲密关系和寻常普通人付出同样的爱,未免也太不合人性了;另一方面,如果在一个在人人利己、人际冷漠的社会,“博爱”的追求当然是必要的,正如翻转电台展现出来的,不管是在“公交车”那篇文章上对于司机的一丝同情态度、还是勇敢的将“恶人”纳入“我们”中的尝试,常常让我心存敬意。我觉得,我,我们,可能做不到如苏格拉底一样把右脸交付给对方,但的确可以从一些小事情着手,比如,在交往中给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一个微笑、一句感谢。最后,想以翻转电台在《罗马书》的引文做结:“黑夜以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放下暗昧的行为,带上光的兵器,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

PS:警示:“如果缺少这种对于建构性细节的想象, 很多我们认为有道德感的东西很容易变成一种自我陶醉. 一旦这样就会很麻烦, 尤其我们还读点哲学, 很容易就陷到哲学病里去了”

Sunny

入则孝,出则弟。“出”“入”一对,涵盖了在家庭内,在外的完整关系。孝是什么?孝养父母里头,包括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悌是什么?敬顺,敬重尊长,顺从长辈,这也是孝心的延伸。孝悌的重要性是值得肯定的,不过我仍然保持一种怀疑,我不确定,在现代生活理念里,这带来的是束缚多,还是自由多?(还是说,我如此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不对的?)

今天再次读到这些核心概念,会有些疑惑和沮丧。感觉论语都是在重复说一些概念,孝悌、信、爱众、亲仁。感觉自己的阐述能力暂时到了某种点,感觉,好像没办法从中获取更多的真知了。所以暂时先写这么多,希望可以多看看大家的想法。

Edward:

正如昨天説的,第五章到第六章是一個遞進關係:治理國家要「敬事而信」,做人要「謹而信」;治理國家要「愛人」,做人要「汎愛眾」。同上一章,「謹而信」中的而有表并列(認真、誠信)和表遞進(《廣解》從朱子注出發,認爲説話認真謹慎方能做到誠信,即中庸的「庸言之謹」)。即使表并列,也有不同説法。朱熹注:「謹者,行之有常也。信者,言之有實也。」我想這反映了一點,朱熹認爲君子需要實現言行如一,回應了第二章和第三章孔子師徒對君子言行的討論。「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先在實踐中做到上述内容,再學習聖賢的經典。在儒家的視角,最高明的道路不過是樸素的孝悌、謹慎、愛人、誠信,聖賢的道理只是來解釋它而已。其實最簡單的道理反而更難詮釋。例如「汎愛眾」,立場與我們不同的人,甚至與我們有衝突的人,要怎麽去愛?

叶子

先学做人再学知识

这一篇的意思是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窃以为,这是一篇值得严格遵从的学习框架和优先级排序,先学做一个人,再去学习各种知识技能。

入则孝:这里再次谈到了和父母的关系。我们大可不必像古人那样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可能对我们绝大多数人而言,尝试和父母沟通,说理,试着以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叙述自己的主要关切,已经是如今的“孝”了。

出则弟 :这里讲和外人的相处的方式,对待别人要有礼,真心,像兄弟般。

谨而信 :做人要谨慎且言而有信。

汎爱众 :爱所有人。这三个字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或许孔子这里讲的对众人的爱是一种心怀天下的慈悲吧

亲仁 :亲近那些具备仁爱之心的人。这一点体会很多,通过与翻转电台(小李老师)的反复接触,开始反思自己行为及思考方式,又因为自我装置的号召,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方面消解了部分孤单情绪,另一方也发现自己可以做可以学的还有很多很多。

Ying

孔子这里是在为年轻人指出“作人“的规范: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敬重兄长,谨言慎行,说话诚实,博爱众人,并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好了这些后,如仍有余力,再去努力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首先,感觉这里列举的“入孝”,“出悌“,”谨信”,“泛爱”和“亲仁”在当下的环境里都是相当高的标准。于我个人而言,这其中最难的当属“入孝”和“泛爱”这两点。跟父母相处,时常感觉沟通不畅,容易生矛盾。比如这几天国庆中秋假期,妈妈来我工作的城市看我,帮着收拾打扫我刚搬入的出租房,两人因为好些琐事各种急眼。每次争执过后,我都有些后悔,觉得对她该多些耐心,可当时就还是忍不住。《论语》的其他篇目里应该对“孝”有很多诠释,但我理解这里面一定是包含着在面对父母时的忍耐和耐心的。望之后《论语》能给我些灵感,找到更好的与父母的相处之道。再就是“泛爱”,“如物泛水上,无所系著。于众皆当泛爱,但特亲其众中之仁者。”,感觉“博爱”这概念离我们的生活特别遥远,找不到关联。如果像群里今天所讨论的,那位听了翻电外卖节目后再也没有点外卖的同学仅仅是为了消减罪感,而道德是需要背后建构性的动机才行,那要做到“博爱“是不是也类似,一定要有肯定性的建构才算?

另外,我理解这句的真正关键点是“学文”被排在“入孝”,“出悌“,”谨信”,“泛爱”和“亲仁“等具体实践之后,而且还是要在后者“行有余力”的前提下。这让我联想到翻电1.0平民主义中有关教育的几期话题,比如公共教育的不可能、平民教育的“非人性”和知识作为“新愚蠢”。教育针对的“知”肯定是“良”知,教育的目标是一种良好生活,而知识主宰的世界反倒越来越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成了一种表达形式和一套逻辑。孔子这里说的,道理也是类似,只有能好好实践诸如“入孝”,“出悌“,”谨信”,“泛爱”和“亲仁“这些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为人”规范,才能避免让书本上的知识沦为“非人”的知识,从而成为“人”的知识。

Mapple

“孔子说:“青少年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重兄长,行为谨慎而说话信实,普遍关怀别人并且亲近有善行芳表的人。认真做好这些事,再去努力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学而篇第一的第二章,有子讲孝悌是“仁”的出发点,这一章,孔子也强调了孝悌的重要性。但首先,我有个疑问:为什么是在家里孝顺父母,出外敬重兄长呢?我对比几个译本,最终在李泽厚的《论语新读》版本中找到了解释。这里敬爱的兄长,指的是同家族、宗族、氏族的同辈年长者,不是现代家庭中的兄弟。其次,上一章节孔子对贤人君主的形象勾画,其中一点是“敬事而信”,和这里的“谨而信”强调的基本相同,所以可以看出在个人德行方面,敬事、谨、信是需要坚持实践的好品质。然后,孔子讲到“泛爱众而亲仁”,这里让我联想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孔子对德行除了在个人品格上有要求,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如何去实践的方法。有德之人不仅仅只是关注自己,还要关爱别人。具体实践方法,是通过亲近有善和行善之人来学习和影响自己。最后,孔子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的同时,提醒弟子们千万不要只实践规范而忘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但通过“行有余力”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是把实践良好的行为规范放置在读书之前,可见孔子更看重伦理规范的学习。对孔子来说,这可能还是和他的目的相勾连着,也是可以理解的。

Simon

这一句讲我们要以德行为本,学习为末。年轻男子就叫做弟,所以是说做晚辈的,在家对待父亲、兄长就要讲孝悌;在外做了官自然也要顺从、忠诚,恭谨守信。什么叫做泛爱众呢,因为君子是要遵贤容众的,所以要博爱于众人。而亲仁讲的则是若有仁德的人,就把他作朋友对待。孔子说,当我们能够做到以上这些事情,仍有闲暇之力,换句话说已经习惯成自然了,才可以去学习先人留下的古文。

孔子在这里给我们指出了一条从学习通往实践之间的道路,我们通常认为,要先学习到一件事物的理论,才可以去实践;或者像马克思一样,先从实践中摸索一套理论出来。在当代意识形态下,其实我们更需要警惕的是实践盲信,这种盲信也像笛卡尔撞球一样,总觉得在有未知的时候靠实践先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现在想来,不仅是我国的意识形态所致,最近和朋友有去过一趟实体书店,翻了翻讲AI的书,每本都是这样的说法:“因为神经是网络、程序也是网络,程序再发展,那就肯定能达到神经的程度”、“因为世界是算法,程序也是算法......”。好在有一个日本人的写的书,最后采访了三个神经科学家,两个都说不能,但也不妨碍作者如上文一般的乐观。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在论语当中,我们今后还会有诸多涉及,那就等讲到相关章节,我们再展开来叙吧。

为了鼓励大家坚持写作, 我维护了一张表. 每一篇学习结束时给每篇都坚持输出内容的同学一份小礼物. 如果你打赏了这篇文章, 我们将使用你的打赏来为坚持写作的同学购置礼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